国家标准网
文库搜索
切换导航
首页
频道
仅15元无限下载
联系我们
首页
仅15元无限下载
联系我们
批量下载
(19)国家知识产权局 (12)发明 专利申请 (10)申请公布号 (43)申请公布日 (21)申请 号 202210973294.0 (22)申请日 2022.08.15 (71)申请人 何晓敏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 都市高新区府 城大 道西段39 9号7栋3单元9层902号 (72)发明人 何晓敏 (51)Int.Cl. G06F 30/13(2020.01) E04B 1/98(2006.01) E04H 9/02(2006.01) E04G 23/02(2006.01) (54)发明名称 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 方法 (57)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 力的抗震设计方法, 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, 以 下步骤: 步骤一: 确定待设计建筑的层数N的高度 以及周围的环境; 步骤二: 对层数N场地类型进行 测量; 步骤三: 对层数N抗震能力进行计算; 步骤 四: 将计算的结果与规定数据进行对比判断; 步 骤五: 对层数N的抗震位置进行定位; 步骤六: 对 层数N的抗震位置进行加固。 本发明通过对周围 的土壤环 境进行检测, 避免因为周围土壤环境的 问题, 从而影 响对待设计楼层的抗倒塌能力计算 结果的准确性, 从而大大避免了外界因素对建筑 结构的影 响, 从而大大提高了建筑结构抗倒塌能 力计算结果的精确度, 从而避免建筑结构地基对 待设计楼层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115168974 A 2022.10.11 CN 115168974 A 1.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, 其特征在于: 该提高建筑结构抗倒 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, 包括以下步骤: 步骤一: 确定待设计建筑的层数N的高度以及周围的环境; 步骤二: 对层数N场地类型进行测量; 步骤三: 对层数N 抗震能力进行计算; 步骤四: 将计算的结果与规定数据进行对比判断; 步骤五: 对层数N的抗震位置进行定位; 步骤六: 对层数N的抗震位置进行加固; 步骤七: 对加固后的层数N的抗震能力进行计算; 步骤八: 对加固后的抗震能力结果与规定数据进行对比判断。 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, 其特征在于: 所述步骤一包括: A1: 对待设计建筑的层数N与地 面之间的高度和地基的深度进行测量; A2: 对周围的土壤环境进行检测。 3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, 其特征在于: 所述步骤二包括以下步骤: S1: 对该楼层每 个房间的空间大小 进行测量; S2: 对该楼层横梁的跨度进行测量; S3: 对该楼层的横梁进行探伤检测。 4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, 其特征在于: 所述步骤三包括: 根据步骤一和步骤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进计算, 得出该楼层抗震能力的 结果。 5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, 其特征在于: 所述步骤四包括: 将步骤三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规定数据进行对比, 从而对该楼层的抗震能 力进行判定 。 6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, 其特征在于: 所述步骤五包括: 对判定后结果达不到标准的层数N需要加固的位置进 行定位, 并对该位置 的加固强度进行规定 。 7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, 其特征在于: 所述步骤 六包括: 利用打孔设备对需要加固的位置进 行打孔, 通过化学螺栓, 将抗震装置固 定安装在该楼层所需要加固的位置 。 8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, 其特征在于: 所述步骤七包括: 对加固后的该楼层的抗震能力进行二次计算, 得出该楼层加固后抗震能 力的结果。 9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, 其特征在于: 所述步骤八包括: 将该楼层加固后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规定数据进行对比, 并对加固后的该 楼层的抗震能力进行判定 。权 利 要 求 书 1/1 页 2 CN 115168974 A 2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 震设计方 法 技术领域 [0001]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, 具体涉及 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 计方法。 背景技术 [0002]震害调查发现, 中低层建筑结构的抗倒塌能力相对高层建筑结构弱, 究其原因在 于在抗震设计时, 高层建筑结构比中低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严格, 多数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中仅对重要、 复杂 建筑结构进行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的抗倒塌能力验算, 而对于量 大面广的普通建筑结构不要求进行抗倒塌能力验算, 因此, 有必要进一步关注中低层建筑 结构的抗 地震倒塌能力, 研究可提高其 抗倒塌能力的设计方法。 [0003]针对现有技 术存在以下问题: [0004]1、 现有的提高建筑结构 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, 在对建筑结构的抗倒塌能力 进行计算时, 经常因为 其他因素从而影响对建筑结构的抗倒塌能力结果的精确对; [0005]2、 现有的提高建筑结构 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, 不便于对判定结果达不到标 准的楼层进行精确 加固, 从而影响加固后楼层的抗震效果。 发明内容 [0006]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,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。 [0007]为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,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 术方案是: [0008]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, 该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 震设计方法, 包括以下步骤: [0009]步骤一: 确定待设计建筑的层数N的高度以及周围的环境; [0010]步骤二: 对层数N场地类型进行测量; [0011]步骤三: 对层数N 抗震能力进行计算; [0012]步骤四: 将计算的结果与规定数据进行对比判断; [0013]步骤五: 对层数N的抗震位置进行定位; [0014]步骤六: 对层数N的抗震位置进行加固; [0015]步骤七: 对加固后的层数N的抗震能力进行计算; [0016]步骤八: 对加固后的抗震能力结果与规定数据进行对比判断。 [0017]本发明技 术方案的进一 步改进在于: 所述 步骤一包括: [0018]A1: 对待设计建筑的层数N与地 面之间的高度和地基的深度进行测量; [0019]A2: 对周围的土壤环境进行检测。 [0020]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 对周围的土壤环境进行检测, 避免因为周围土壤环境的问题, 从而影响对待设计楼层的抗倒塌能力计算结果的准确性, 从而大大避免了外界因素对建筑 结构的影响, 从而大大提高了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计算结果的精确度, 从而避免建筑结构说 明 书 1/5 页 3 CN 115168974 A 3
专利 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
文档预览
中文文档
8 页
50 下载
1000 浏览
0 评论
0 收藏
3.0分
赞助2.5元下载(无需注册)
温馨提示:本文档共8页,可预览 3 页,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,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
下载文档到电脑,方便使用
赞助2.5元下载
本文档由 SC 于
2024-02-24 00:46:36
上传分享
举报
下载
原文档
(264.3 KB)
分享
友情链接
DB52-T 1541.5-2021 政务数据平台 第5部分:安全技术规范 贵州省.pdf
GB-T 42467.3-2023 中医临床名词术语 第3部分:皮肤科学.pdf
GB-T 4879-2016 防锈包装.pdf
金融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评估规范(征求意见稿).pdf
T-ZKJXX 00030—2022 水下侧扫声呐探测仪规范.pdf
GB-T 3785.1-2010 电声学 声级计 第1部分:规范.pdf
GB-T 31486-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.pdf
GB-T 13298-2015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.pdf
TB-T 1670-2019 机车车辆车钩缓冲装置计量器具 15型车钩量具.pdf
DB65-T 4536.1—2022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规范第1部分:网络架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.pdf
DB3713-T 208-2020 普通住宅前期物业管理服务等级划分 临沂市.pdf
T-ZSA 123—2022 磁悬浮飞轮储能本体技术规范.pdf
GB-T 31986-2015 电子工业用气体 八氟丙烷.pdf
GB-T 20257.4-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4部分:1250 000 1500 000 11 000 000地形图图式.pdf
GB 42295-2022 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.pdf
GB-T 23950-2009 无机化工产品中重金属测定通用方法.pdf
GA-T 756-2021 法庭科学 电子数据收集提取技术规范.pdf
GB-T 14506.28-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8部分:16个主次成分量测定.pdf
T-CRAA 004—2024 观赏鱼评分规则 孔雀鱼.pdf
5-02-01-02 造林更新工.pdf
1
/
8
评价文档
赞助2.5元 点击下载(264.3 KB)
回到顶部
×
微信扫码支付
2.5
元 自动下载
点击进入官方售后微信群
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下载
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,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,敬请联系我们
微信(点击查看客服)
,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