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9)国家知识产权局
(12)发明 专利申请
(10)申请公布号
(43)申请公布日
(21)申请 号 202211049758.5
(22)申请日 2022.08.30
(71)申请人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
地址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 术
开发区博学路8号
(72)发明人 易莉帮 徐伟 谢兰博 张晶
(74)专利代理 机构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
(特殊普通 合伙) 42225
专利代理师 余浩
(51)Int.Cl.
G06F 30/13(2020.01)
E01D 11/00(2006.01)
E01D 21/00(2006.01)
E01D 101/32(2006.01)
G06F 119/14(2020.01)
(54)发明名称
一种缆索承重桥梁两阶段目标施工控制方
法及系统
(57)摘要
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缆索承重桥梁两阶段目
标施工控制方法及系统, 涉及缆索承重桥梁施工
控制领域, 该方法包括基于无应力状态法, 计算
得到第二阶段对应的斜拉索索力和斜拉索无应
力长度; 根据斜拉索锚杯长度和锚圈设计锚固位
置, 确定各斜拉索的锚杯放张与张拉调整量; 基
于第一阶段的结构状态、 第二阶段对应的斜拉索
无应力长度, 以及各斜拉索的锚杯放张与张拉调
整量, 计算得到第一阶段对应的斜拉索无应力长
度; 根据第一阶段对应的斜拉索无应力长度控制
斜拉索单元安装, 并进行斜拉索初张索力, 以及
施工全过程的结构内力和变形状态的计算, 指导
现场施工。 本发 明能够实现缆索承重桥梁施工全
过程的精准控制。
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
CN 115357991 A
2022.11.18
CN 115357991 A
1.一种缆索承重桥梁两阶段目标施工控制方法, 其特 征在于,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:
基于无应力状态法, 计算得到第二阶段对应的斜拉索 索力和斜拉索无应力长度;
根据斜拉索锚杯长度和锚圈设计锚固位置, 确定各斜拉索的锚杯放张与张拉调整量;
基于第一阶段的结构状态、 第二阶段对应的斜拉索无应力长度, 以及各斜拉索的锚杯
放张与张拉调整量, 计算得到第一阶段对应的斜拉索无应力长度;
根据第一阶段对应的斜拉索无应力长度控制斜拉索单元安装, 并进行斜拉索初张索
力, 以及施工全过程的结构内力和变形状态的计算, 指导现场施工 。
2.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承重桥梁两阶段目标施工控制方法, 其特 征在于:
所述第一阶段为主跨 合龙阶段, 所述第二阶段为成桥阶段;
所述缆索承重桥梁的全过程施工控制分为第 一阶段和第 二阶段, 按照第 一阶段的目标
控制斜拉索 初张索力和初张索长, 按照第二阶段的目标控制斜拉索成桥索力和成桥索长 。
3.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缆索承重桥梁两阶段目标施工控制方法, 其特 征在于:
所述第二阶段的斜拉索 索力以桥梁成桥状态为目标, 进行总体 计算确定;
所述第二阶段的斜拉索索力为第二阶段各斜拉索索力所组成的序列, 记为{F2}={F21,
F22,…, F2n}, 其中, {F2}表示第二阶段的斜拉索索力, F2n表示第二阶段中第n根斜拉索的索
力, n为斜拉索总数量。
4.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缆索承重桥梁两阶段目标施工控制方法, 其特 征在于:
所述第二阶段的斜拉索无应力 长度根据第 二阶段的斜拉索索力, 以及塔端和梁端的锚
固点设计位置计算得到;
所述第二阶段的斜拉索无应力 长度为第 二阶段各斜拉索无应力 长度所组成的序列, 记
为{L2}={L21, L22,…, L2n}, 其中, {L2}表示第二阶段的斜拉索无应力长度, L2n表示第二阶段
中第n根斜拉索的无应力长度, n 为斜拉索总数量。
5.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承重桥梁两阶段目标施工控制方法, 其特征在于, 所述
根据斜拉索锚杯长度和锚圈设计锚固位置, 确定各斜拉索的锚杯放张与张拉调整量, 具体
步骤为:
根据锚杯张拉端锚固螺纹长度余 量确定斜拉索放张调整量;
根据锚杯索体端锚固螺纹长度余 量确定斜拉索张拉调整量;
根据斜拉索放张调整量和斜拉索张拉调整量, 得到斜拉索的锚杯放张与张拉调整量,
记为{△L}={(△LZ1,△LF1), (△LZ2,△LF2),…, (△LZn,△LFn)}, 其中, { △L}表示斜拉索的
锚杯放张与张拉调整量, △LFn表示第n根斜拉索的放张调整量, △LZn表示第n根斜拉索的张
拉调整量, ( △LZn,△LFn)表示第n 根斜拉索的锚杯放张与张拉调整量。
6.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缆索承重桥梁两阶段目标施工控制方法, 其特征在于, 所述
基于第一 阶段的结构状态、 第二阶段对应的斜拉索无应力长度, 以及各斜拉索的锚杯放张
与张拉调整量, 计算得到第一阶段对应的斜拉索无应力长度, 具体步骤为:
以第一阶段的结构状态为计算目标, 以第二阶段对应的斜拉索无应力长度为基准, 以
斜拉索的锚杯放张与张拉调整量为求解边界条件, 对斜拉索施加索长增量, 进 行调索计算,
得到第一阶段对应的斜拉索无应力长度。
7.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缆索承重桥梁两阶段目标施工控制方法, 其特 征在于:
对斜拉索施加的索长增量位于锚杯放张与张拉调整量范围之内, 即 △L1‑2n∈△Ln, 其权 利 要 求 书 1/2 页
2
CN 115357991 A
2中,△L1‑2n表示对第n根斜拉索施加的索长增量, △Ln表示第n根斜拉索的锚杯放张与张拉调
整量;
所述斜拉索的索长增量记为{L1‑2}={△L1‑21,△L1‑22,…,△L1‑2n}, 其中, {L1‑2}表示斜
拉索的索长增量矩阵。
8.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缆索承重桥梁两阶段目标施工控制方法, 其特征在于, 所述
进行调索计算, 得到第一阶段对应的斜拉索无应力长度,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:
L1n=△L1‑2n+L2n
其中, L1n表示第一阶段中第n根斜拉索的无应力长度, L2n表示第二阶段中第n根斜拉索
的无应力长度。
9.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承重桥梁两阶段目标施工控制方法, 其特 征在于:
所述斜拉索初张索力为第一阶段对应的斜拉索 索力;
所述第一阶段的斜拉索索力为第一阶段各斜拉索索力所组成的序列, 记为{F1}={F11,
F12,…, F1n}, 其中, {F1}表示第一阶段的斜拉索索力, F1n表示第一阶段中第n根斜拉索的索
力。
10.一种缆索承重桥梁两阶段目标施工控制系统, 其特 征在于, 包括:
第一计算模块, 其用于基于无应力状态法, 计算得到第二阶段对应的斜拉索索力和斜
拉索无应力长度;
确定模块, 其用于根据斜拉索锚杯长度和锚圈设计锚固位置, 确定各斜拉索的锚杯放
张与张拉调整量;
第二计算模块, 其用于基于第 一阶段的结构状态、 第 二阶段对应的斜拉索无应力 长度,
以及各斜拉索的锚杯放张与张拉调整量, 计算得到第一阶段对应的斜拉索无应力长度;
执行模块, 其用于根据第一阶段对应的斜拉索无应力长度控制斜拉索单元安装, 并进
行斜拉索 初张索力, 以及施工全过程的结构内力和变形状态的计算, 指导现场施工 。权 利 要 求 书 2/2 页
3
CN 115357991 A
3
专利 一种缆索承重桥梁两阶段目标施工控制方法及系统
文档预览
中文文档
11 页
50 下载
1000 浏览
0 评论
0 收藏
3.0分
温馨提示:本文档共11页,可预览 3 页,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,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
本文档由 SC 于 2024-02-24 00:46:31上传分享